涨涨涨!豆粕涨近 300元/吨,仔猪价格连涨5周,较年初涨幅高达16.03%
受全国集中降温天气影响,周末备货需求增量,带动猪价小幅度微涨。随后北方二次育肥开始积极补栏,截留部分适重猪源,供应端集中缩量导致供需僵持局面被打破,北方猪价率先开始上涨,随后南方二次育肥也开始进场,带动猪价同步跟涨。据卓创资讯数据监测,截至4月14日,河南适重标猪主流出栏价在15.2-15.4元/公斤,较上周五上涨0.3-0.4元/公斤。后期随着二次育肥高价补栏热度下滑,加之大场出栏增加,供应恢复后猪价存回调可能,但当前猪价上涨的同时,中小场逢高积极出栏,减轻后市供应压力,因此供应增量有限,或回调幅度亦有限。
仔猪价格持续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仔猪价格也迎来上涨。一季度通常为仔猪补栏旺季,而在提及销量环比变动较大的原因时,新希望方面也表示,近期仔猪行情较好,公司适当加大了仔猪销售比例。
无独有偶,牧原股份和温氏股份近期的仔猪销售数量也有所提升.牧原股份在一季度的仔猪销量达到414.9万头,增长595%,其中三月便销售了195.7万头仔猪。而温氏股份的前三月的仔猪销量分别为11.92万头、8.54万头、21.48万头,可见其3月的仔猪销售比例也有大幅提升。
而在仔猪供应相对有限的情况下,仔猪价格呈现出几乎一路上涨的趋势。据农业农村部对全国500个县集贸市场和采集点的监测,截至4月第一周,全国仔猪平均价格为38.65元/公斤,已连续五周上涨,且相比于年初的33.31元/公斤,已上涨16.03%。
孙志磊表示,当前全国7公斤单阴仔猪实际成交价格约520元/头。整体价格偏高,山东部分放养公司还有部分仔猪补栏缺口,需在全国采苗。散户补栏积极性较低,预计后续稳中偏弱调整,但降幅以及不大,4月仔猪价格整体或维持在500元/头以上。
不容忽视的,仔猪价格的走高意味着对生猪养殖利润空间的压缩。
据了解,当下头部养殖企业自繁自养成本约为13.5元/公斤,散户养殖成本多在14.0元/公斤上下波动。
孙志磊预计,2025年生猪市场整体月均价格将保持在14元/公斤以上。养殖企业整体仍有一定利润空间,不过与2024年相比,利润或有明显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据某行业人士反馈信息,“集团公司爆发PED,半年多了还没稳定住,没有猪放下去”,据媒体报道,这次冬春季集团公司PED确实比较严重,春节后有集团场“交不出猪”,对仔猪价格上涨有影响。
根据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全国主要动物疫病报告数据显示,猪流行性腹泻发病情况从去年的11月18960例,增加到今年1月份的27472例,2月依然保持21778例的高发病率。这也进一步佐证,仔猪腹泻疫情较严重。
豆粕价格暴涨!
再来看看饲料原料方面,近期随着中美贸易战的不断升级,市场担忧国内大豆供应将出现缺口,豆粕供应紧缺暂未缓解,支撑豆粕价格出现明显的上涨,其中供应紧张的华北地区3680-3730元/吨,涨200-230元/吨;东北地区3630-3710元/吨,涨120-250元/吨;山东地区报价在3450-3500元/吨,涨170-300元/吨;华东地区3230-3280元/吨,涨130-150元/吨;而之前报价在3000-3040元/吨的广东地区,价格也上涨超200元/吨。
为何豆粕价格在周末全国大规模出现爆涨,主要是国内大豆到港量偏低但终端需求较好所致。据最新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3月进口大豆到港通关数量仅350.3万吨,为多年以来的单月进口数量最低水平,这主要是买家因担忧中美贸易冲突后放弃购买美国大豆,但采购的巴西大豆延迟到港所致。目前国内主要油厂大豆库存降至偏低水平,大豆上周压榨量下降至98万吨,最终豆粕产量大幅下降。而下游饲料养殖企业提货心态有所松动,导致工厂外普遍出现等待提货的车辆排队,工厂豆粕产量不及需求,供应紧张局面暂未缓解支撑豆粕价格继续上涨。
本来华南的广东、广西及福建地区豆粕价格已经处于3000-3100元/吨的价位,工厂成交价格普遍在M2505+70元/吨,甚至还有个别工厂出现胀库情况。但随着周末不少北方买家赶往广东等地区采购,导致当地的豆粕库存迅速消化,价格出现了明显的上涨,导致工厂开始限量提货,今日报价已经涨至M2505+270-300元/吨。
面对美国“对等关税”,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并不会出现短缺,但在受访专家看来,部分农产品和农资等价格短期或出现一定波动。
在豆油和豆粕方面,卓创资讯分析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中国的反制措施并不影响国内大豆原料供应,4月国内大豆集中到港,豆油企业或提高开工率,届时豆油产出增加,豆油市场将有回落压力。短期豆粕现货价格也面临回调风险,但中长期看,原料供应、进口成本均有利多因素支撑,利好国内豆粕远期价格。
在生猪方面,史香迎表示,美国“对等关税”或推涨我国豆粕价格,但对猪价的影响也需理性看待。因为饲料成本约占生猪养殖成本的60%,而豆粕约占生猪饲料配方的20%,且可替代蛋白种类丰富,豆粕价格上涨传导至生猪养殖成本时影响已比较有限,且若豆粕价格大幅上涨,其他蛋白会对豆粕形成替代,饲料中的豆粕占比可视情况灵活调整以尽可能抵消豆粕涨价的影响,对国内生猪行业的影响非常有限。
—
来源:综合自华夏时报、饲料行业信息网、网络等
编辑:毛洪
注: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