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让怀集农民韦国声踏上致富路
今年56岁的韦国声是怀集蓝钟镇沙坪村的一名农民,在党的富民政策鼓励下,及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走上了依靠养猪发家致富的道路,成为蓝钟镇科技致富带头人,带动了沙坪村养猪业的发展。
勇闯创业之路
1999年,韦国声在建材公司上班期间,接受新事物、领悟新科技和新技术的能力都很强,然而在公司的发展满足不了他的雄心壮志。2002年,他毅然辞去工作,摸索新的致富之路。通过一个月的市场调查,他发现养殖行业是一条值得探索尝试的新领域。
说干就干,在经过对养猪市场的调研后,当年5月,韦国声投资12万元,通过农村党员创业贷款8万元,新建起一个500平方米的养猪场,购进第一批猪苗200头。
在逆境中重生
自第一批猪苗购进以来,韦国声几乎都待在养猪场里,清扫卫生,搭配饲料,病疫防治,眼看着一个个猪仔油光水滑,一天天长大,辛劳都被成功和收获的喜悦所代替。
常言道,好事多磨。就在生猪一天一天长大的时候,猪场却发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入冬时节所有的生猪出现了皮肤发红、溃烂的情况。韦国声请来兽医诊断,结果是一种很难治愈的皮肤溃烂病,即使用尽了各种办法都无法解决。看着生猪的惨状,他崩溃了,含辛茹苦地干了一年最后还亏损了3万多元。家人看着憔悴的他,非常心疼,都劝他别干了。
然而,挫折并没有击倒他,在思量再三后,韦国声暗下决心,一定坚持下去,而且必须成功。此后,他不断的总结生猪养殖经验,把理论知识与生猪养殖实际结合起来,从村委农家书屋里借来生猪养殖专业书籍细心苦学,很快就掌握了科学喂养的基本知识和一般疾病的基本防治。从第二批猪开始,他喂养的猪再没有因病而死过一头,每年养猪产值达6万元,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养猪专业大户。
致富不忘乡亲
韦国声说,作为沙坪村走在前面的致富人,他始终不忘自己的责任。自己富了,不能忘记群众,不能忘记那些在致富路上奔走的老百姓。于是,他把自己所掌握的养猪本领手把手地教给其他养猪户,帮助他们选购猪苗,制定饲料配方,规范疫病防治技术,准确把握市场行情。
由于他的“传、帮、带”,沙坪村群众的养猪热情高涨,使得沙坪村生猪产业得以迅速发展。在韦国声的精心运作下,该村生猪行业协会成立了,沙坪村养猪户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据统计,该村及周边村经过他帮扶的养猪户有20多户。
韦国声不仅自己富了,还带动了当地的养猪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