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猪瘟净化及实践
杨傲冰
广东永顺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嘉宾简介
杨傲冰,广东永顺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广东省农科院动物卫生研究所高级兽医师,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理事、专家委员,广东省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动物防疫交流协会副会长。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 CSF)以出血和发热为主要特征,呈急性或慢性经过,可造成大量猪只死亡,是一种对猪危害极大的烈性传染病。该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入必须申报的动物疫病目录,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将猪瘟列为16种优先防治和重点防范的动物疫病之一。我国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C株)疫苗安全、有效,对我国及世界范围内猪瘟的防控和根除发挥了关键作用,截止目前,全球共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根除了猪瘟。
一
猪瘟净化的可行性
养猪业在我国畜牧业中占有主导地位,猪瘟对我国养猪业具有重大影响,自上世纪中期我国提出了猪瘟根除战略,时至今日猪瘟仍未能净化,主要原因有:我国地域辽阔、养猪环境复杂、养殖模式多样、动物疫病种类繁多、养猪从业人员素质和意识水平参差不齐、生物安全防控水平低等。目前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养猪业也朝着科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已完全具备净化猪瘟条件:(1)养猪企业和养殖户意识到了猪瘟净化的必要性,政府部门也在积极采取行动,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政策,联合企业、养殖户、各级兽医主管部门等实施区域性净化;(2)猪瘟兔化弱毒疫苗(C株)的生产工艺不断改进,质量也不断提升,特别是猪瘟活疫苗(传代细胞源)上市后,大大提高了猪瘟抗体合格率,降低了猪瘟发病率;(3)猪瘟病毒基因组比较稳定,变异的频率较低,且只有一个血清型,相应的检测方法已日趋成熟。
猪瘟的流行多以非典型性、慢性及隐性形式出现,特别是不表现临床症状带毒母猪的垂直传播及猪群中水平传播是造成猪瘟持续感染的根本原因。一旦种猪场有猪瘟病毒持续感染的种猪存在,就会引起免疫耐受,导致免疫失败,时刻都有猪瘟发生的危险,因此要根除猪瘟就必须从源头抓起,及时淘汰带毒种猪,通过对后备种猪群、生产种猪群进行彻底净化,防止产生种猪繁殖障碍和野毒感染恶性循环,清除持续感染猪瘟带毒猪,培育健康的无猪瘟带毒猪。
2017年农业部提出到2020年底,全国所有种猪场和部分区域达到猪瘟净化的要求。
从文件中我们看到,我国猪瘟净化的标准是猪场24个月无猪瘟临床病例、无猪瘟野毒病原检出,目前国内很多猪场甚至已经达到或基本达到了这一标准。
二
猪瘟净化的方案
对猪瘟的净化仍是从控制传染病流行的三条经典途径入手:清除传染源(淘汰带毒猪)、控制传播途径(环境控制)、保护易感动物(疫苗免疫)。
首先是要摸清当前种猪群猪瘟感染情况:
通过对全场公、母猪和仔猪按一定比例采样检测抗体,了解种猪群基础免疫情况。种猪群抗体不理想时全群采样,对于抗体不合格种猪选择优质猪瘟疫苗加强免疫,免疫后6-8周再次检测猪瘟抗体,淘汰抗体阴性猪。保证种猪群抗体合格率在95%以上。
第二是选择优质疫苗,制定适合本场的合理免疫程序,提高猪群的整体猪瘟抗体水平,保证种猪群合格率95%以上,仔猪免疫后(二免后6周)合格率在90%以上,离散度(CV)值低于25%。对抗体不合格的种猪进行采样检测猪瘟抗原并测序,分析是否带猪瘟野毒,淘汰野毒感染猪。同时对所产弱仔、死胎、畸形胎进行检测,猪瘟野毒阳性时,反推淘汰相应的种猪。
公猪精液带毒会导致水平和垂直传播,坚决淘汰带毒公猪。
后备猪群混群前应严格检测,猪瘟抗原检测阴性后备猪才可混群。对引种要严格把关,引进的种猪必须从猪瘟阴性的猪场引进,引进后隔离饲养45天以上经检测合格后才可混群饲养。
种猪群净化的技术路线:
第三是定期对种猪群进行抽样检测猪瘟抗体和抗原,并于种猪群基本稳定后设立商品猪和母猪哨兵猪(猪瘟抗体为阴性),设立后一段时间,检测哨兵猪及其后代的猪瘟抗体,应保持阴性。
净化完成、生产稳定后应坚持每年检测,按比例采样进行抗原抗体监测。建立健康猪,繁育健康后代。
第四是建立健全的生物安全体系。做好生物安全措施是疾病控制和净化的前提条件,只有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才能确保猪只得到有效的防疫和隔离,避免接触到传染源而发生再次感染。完善的生物安全措施主要包括:加强饲养管理,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做好日常的消毒防疫工作,加强人流、物流、猪流和车辆的管理;做好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等。
三
猪瘟净化方案实践
2017年我们对广东的两个原种猪场实施了净化方案,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两猪场均为存栏3500左右头种猪的猪场,猪瘟的免疫程序为:种公、母猪每年3、9月份各免疫一次,接种猪瘟活疫苗(传代细胞源)2头份/头,仔猪20天龄首免,65天龄二免,接种猪瘟活疫苗(传代细胞源)1头份/头,定期每半年一次抽检各阶段猪群的抗体情况,2017年6月份的结果发现个别阶段的猪群抗体不理想离散度(CV)偏高的现象,分别对两场实施猪瘟净化方案,方案实施前后的检测情况如下:
表1 A场2017年6月猪群猪瘟抗体检测结果
该场保育猪、生长猪和经产母猪猪瘟抗体离散度都超过了25%,经产母猪抗体阳性率为90%,表明这几个阶段的猪瘟免疫效果不是很理想。针对这种情况,对经产母猪猪全群加强免疫一次,淘汰免疫后抗体不理想种猪,调整仔猪的免疫程序为35天龄首免,70天龄二免,接种猪瘟活疫苗(传代细胞源)1头份/头,结果达到了理想的效果,结果如表2。
表2 A场2018年1月猪群猪瘟抗体检测结果
表3 B场2017年6月猪群猪瘟抗体检测结果
该场保育猪和生长猪猪瘟抗体离散度都超过了25%,表明这两个个阶段的猪瘟免疫效果不是很理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通过调整仔猪免疫程序为仔猪35天龄首免,70天龄二免,接种猪瘟活疫苗(传代细胞源)1头份/头,经产母猪全群检测猪瘟抗体,淘汰抗体不理想种猪等,对该场进行了猪瘟的净化,达到了理想的效果,结果如表4。
表4 B场2018年1月猪群猪瘟抗体检测结果
猪瘟的净化是个系统工程,除了猪场自身努力外,还需要外部条件的配合。优质疫苗的免疫是净化的关键,猪瘟活疫苗(传代细胞源)上市后,大大提高了猪瘟抗体合格率,降低了猪瘟发病率,为猪瘟的净化提供了条件,但它不能从抗体检测上提供与野毒的区别,需要抗原检测的配合,E2疫苗的推出为我们区分疫苗毒和野毒提供了条件,但目前它在免疫保护上还存在着缺陷,因此,猪瘟的净化要把两种疫苗的使用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有效目的。敏感便捷的检测方法是净化猪瘟的手段,在非洲猪瘟疫情下,样品的采集方法是目前现有检测方法的难点,期待有更便捷有效的检测方法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