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Virus,PRV)引起的猪和其他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的特征为发热、奇痒,脑脊髓炎症状。病猪的临床症状和病程随年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因而对该病正确诊断、病理变化,防治措施尤为重要。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以及流行病学资料分析,可作出初步的诊断,要确诊本病则必须结合病理组织学变化或其他实验室诊断。
1.动物接种实验
采取病猪脑组织磨碎后,加生理盐水制成10%悬浮液,同时每毫升加青、链霉素各1000IU,离心、沉淀、上清液备用。取健康家兔2只,于后腿内侧皮下注射上述组织上清液2mL,家兔于24小时后表现有精神沉郁、发热、呼吸加快(98~100次/min)脉搏加快,家兔开始先舔接种部位,以后逐渐变成用力撕咬接种点,严重者可出现角弓反张,在地上翻滚,仔细观察患部可发现有出血性皮炎、局部脱毛、皮肤破损出血,家兔表现局部奇痒症状,4~6小时后病兔衰竭,倒卧于一侧,痉挛,呼吸困难而亡。
2.血清学诊断
可用免疫荧光法、间接血凝抑制试验、琼脂扩散试验、补体结合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来诊断。
病理变化
主要是非化脓性脑炎、脑膜血、水肿,脑实质出现针尖大小出肝、肾等实质器官可见1~2mm大小的灰白色或黄白色坏死灶,淋巴结75%、扁桃体、肾63%、肝、脾的38%,肾、肝的环死灶周围有红色晕圈,肺充血、水肿,上呼吸道常见卡他性、卡他化脓性及出血性炎症,气管和支气管有大量泡沫样液体。扁桃体可出现化脓坏死灶。肺可见有小叶性肺炎和小的出血灶。肝等实质器官可见灰白色或黄白色坏死以及肾上腺坏死灶。肾出现弥漫性淤点。脑出现充血、出血等变化。
病理组织学:非化脓性脑炎、肝、脾、肺出血坏死以及炎性细胞浸润和吞噬细胞增生。
防治
(一)预防工作的基本原则
(1)从无病猪场引进种猪,对引进猪采血做血清学监测,确认为阴性方可购入,回场后进行隔离观察1个月。
(2)平时定期消毒。
(3)捕灭猪舍鼠类及野生动物。
(4)原种猪场每季度采血检查1次。
(二)免疫防治
1.免疫接种
广泛用于猪伪狂犬病的控制。对感染猪群而言,进行疫苗免疫接种是控制乃至消灭猪伪狂犬病的重要措施。给发病猪群接种疫苗可预防或减少由本病引致的流产、死胎和仔猪死亡;使用基因缺失苗并结合进行猪群监测和淘汰,可在已病猪群中消灭伪狂犬病。
2.疫苗种类与特点
有普通弱毒疫苗、灭活疫苗和基因缺失疫苗三大类:
①弱毒疫苗:我国利用引进的Bartha-K61弱毒株试制的伪狂犬病毒冻干苗。弱毒苗优点是成本低、免疫原性好,缺点是安全性能差。
②灭活苗:有氢氧化铝灭活疫苗和油佐剂灭活疫苗。灭活疫苗的优点是安全,缺点是成本高、注射次数多。
③基因缺失苗:其中基因缺失苗又分gI,gE和TK基因缺失等多种疫苗。基因缺失弱毒苗的优点是免疫应答好、比较安全,缺点同样是成本高。
3.免疫程序
非疫区可选用基因缺失苗,固定一种疫苗、同一厂家产品,以防疫苗毒力变异。哺乳仔猪15日龄第一次注射0.5mL,断奶后再注mL同时注射灭活疫苗。3个月以上架子猪注射1mL,成年猪每6个月注射1次为2mL,妊娠母猪分娩前1个月再注射2mL,同时可注射灭活疫苗1~2mL。免疫期为6个月。在未发生本病的地区,不主张使用弱毒疫苗。本病目前尚无可防止病毒感染的疫苗,免疫接种只能控制我情,降低经济损失,所以对本病的防治是否应用疫苗视当地实际情况而定
(三)流行时的防治措施
1.被动免疫
对疫点用有保护作用的兔疫血清,可减轻疫情,降低死亡率据高跃报道利用淘汰母猪制备抗血清,3日龄仔猪每头注射5mL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2.感染猪场净化措施
最彻底的方法是将感染猪群淘汰更新。本病最适用的方法是注射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和油乳剂灭活苗,首次爆发点要增加免疫剂量,4~6周后再加免1次。首免基因缺失疫苗,15天后二免油乳剂灭活苗。用某公司生产的伪狂犬病弱毒冻干苗,种猪每头4mL,仔猪每头2mL,4周后再注射1次,疫情控制后,种猪每年免疫2次,母猪临产前20~30日加免1次,所产仔猪在2周后再免1次。其次培育健康仔猪,将阴性母猪产仔断奶后隔离饲养,用血清学方法检查,淘汰阳性猪,间隔1个月后再复检,将阴性猪混群,即可得到无本病的猪群。当前对本病的防治众说纷纭,在制定防治措施时难度较大,最佳方案应是在测定感染猪群实际情况制定本场的根除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