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中国动物保健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外资药企纷纷增资中国市场以求占有一席之地。3月12日,德国药企勃林格殷格翰宣布斥资1200万欧元(约1亿元人民币)的亚洲动物保健研发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而当谈及目前的行业业务兼并预期,勃林格殷格翰高管表示,不排除参与收购辉瑞拟剥离动物保健业务,加入与德国拜耳、诺华制药竞购辉瑞动保业务的角逐。
无独有偶,近日有外媒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诺华制药公司近期就收购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旗下动物健康业务采取了行动。如果辉瑞公司决定出售该业务,售价可能达到150亿-200亿美元。
无论是勃林格殷格翰还是诺华方面有意接盘的信号,业内人士分析称,背后都是意在提升其动物保健业务促使其业务多元化,进一步扩展这一细分领域的巨大发展潜力,尤其是中国市场。
辉瑞旗下分拆部门成外资药企争夺焦点
勃林格殷格翰此番宣布“扩展其在华动物保健业务,并启用这一跨国药企在华最大的综合性动保研发中心”的高调姿态,与近年来全球动物保健业务发展持续提速的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009年将辉瑞旗下的富道公司部分动物保健业务收入囊中。
针对拜耳或者诺华对辉瑞动保业务的收购计划,勃林格殷格翰总裁潘大为表示,勃林格殷格翰可能加入辉瑞拟剥离动物保健业务的收购战,并戏称“对手要小心”。对于拜耳或者诺华可能的收购行为,潘大为则表示,如果其他两家购买则依旧是竞争对手,并对此后的竞争充满信心。但很快勃林格殷格翰就又对这一说法进行了否认,表示这只是总裁的玩笑之语。
然而,行业涌现的并购暗流似乎已是不争的事实,潘大为本人也表示,勃林格殷格翰同时也会关注亚洲其他的机会,以互补自己的业务。“必须保证其业务多元化,才能在未来进一步发展。毕竟目前世界上有一定规模的医药企业,大部分都有综合业务,仅有少数公司完全侧重于一种业务,如诺华诺德只专注于胰岛素业务。”
动物保健行业目前呈现出的快速整合态势,辉瑞和勃林格殷格翰二者便具有很高的代表性。一方面如辉瑞公司正积极进行业务模块清理和规划,拟剥离其动物保健部门的传闻频出,而另一方面,如勃林格殷格翰这样的大型外资药企逐渐加大对新市场开拓的步子也越发紧凑。
2009年末,勃林格殷格翰对辉瑞旗下富道公司部分动物保健业务进行了收购,这桩买卖现在看来颇为奏效:勃林格殷格翰动物保健业务净销售额在2010年达到9.21亿欧元,较2009年增长51%,2011年上半年这一数额便已达至4.68亿欧元。
公开信息显示:勃林格殷格翰目前所有的业务包括人用药、生物医药、动物保健等,2003年其动物保健产品、技术和服务开始在中国开展业务。而2010年辉瑞动物健康业务营业收入则在36亿美元左右,占其总营收大约5%。
去年7月,辉瑞为了优化业务构成,计划出售或剥离旗下的动物保健部门,“公开叫价”出售其动物保健业务板块。近日传出诺华有意收购一事,似乎也并不顺遂。有消息人士指出,诺华制药大约在上月发出了初步收购提议,并对辉瑞公司动物健康业务的估值为160亿美元,不过这一估值由于出价过低而遭到了辉瑞公司的拒绝。不过,目前双方均未就此事给出正面回应。
外资公司纷纷瞄准中国动物养殖市场
随着几家外资药企纷纷剑指动物保健业务这块蛋糕,中国市场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正愈发变得重要起来。
据勃林格殷格翰动物保健副总裁杨先进介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动物养殖市场,其动物保健市场规模仅次于美国,市场容量高达300亿。目前中国约有1000多家动物保健企业,其中从事疫苗生产销售的外资企业约20~30家。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猪疫苗供应商,公司在中国这一业务已占据了2/3的市场份额。
此前有业内人士就指出,尽管目前中国动物养殖业市场盘子很大,然而外资企业旗下产品的市占率仅约20%,成长空间巨大。而针对目前中国动物养殖业多分布在农村地区,呈现出小、多、散、乱的现状,这些外资药企也有意改变此前众多动物养殖户对外资产品认识不多的情况。
其中的一个导火索便是近年动物疫情的爆发所带来的动物疫苗重新受重视。随着前几年禽流感、猪流感等畜牧业疫情的发生,以及政府陆续出台保证食品安全的举措,中国养殖业的集约化不断加速并呈规模化生产。这也给包括勃林格殷格翰在内的跨国外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其国内业务的发展开始提速。跨国药企就曾掀起增资中国市场、扩建在华生产基地的热潮。
“中国动物保健发展非常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畜牧产品需求增多,政府在动物保健方面也有发展目标确保安全食品供应”,潘大为表示看好中国动物保健市场的发展,并明确“可能与政府方面、学术科研机构有所合作。”
勃林格殷格翰方面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到,该研发中心投入使用意味着勃林格殷格翰在中国有完整的一套业务,既有研发、也有生产,另有销售营销团队。勃林格殷格翰全球执行董事会成员、动物保健业务负责人冯保和也向记者表示:“勃林格殷格翰的长远战略重点是进一步加强在全球动物保健行业尤其是动物疫苗领域的领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