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乳猪引国家农业部关注 海南设乳猪保护区
2010-06-11 21:40
海南日报
“临高曾经家家户户饲养临高猪,养临高猪的收入可以占农民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而如今,临高猪的市场占有率被杂交猪严重挤压,临高猪这一种群甚至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在日前举行的农业部粮食畜牧大县农牧局长专题轮训第三期畜牧局长班上,来自临高的一条信息引起了与会干部的震动和农业部相关领导的重视。
国家农业部兽医局局长李金祥听到临高猪种濒临灭绝的消息后高度重视,他立即让临高畜牧兽医局局长符承荣把临高猪的情况全面地汇报一下,最好能写一份详细的书面材料,交给农业部相关部门研究。
临高猪的现状引起了农业部相关领导的重视,这出乎符承荣的意料,他写了一篇题为《临高原种猪的保种及产业发展规划》的汇报材料递交给农业部兽医局。
符承荣说,在这次培训班上,与农业部领导面对面的交流,直接反映了临高猪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障碍,农业部领导给予积极的反馈,也使他对发展临高乳猪产业充满信心。
设立临高乳猪保护区
又电:针对临高种猪濒临绝种的现状,记者采访了我省多位畜牧专家和相关部门官员,他们认为政府应该尽快增加保种经费投入,建立临高猪提纯复壮保种基地,并逐步把临高乳猪的生产推向商品化、产业化方向。
我省畜牧专家米华存针对临高猪有农户分散养殖、好运动、野性强、耐粗饲等特点,提出建立临高乳猪保护区的建议。
米华存认为,临高猪系吴川塘掇猪和海南山猪杂交的后代,由临高本地人民世代散养。要想保护好这一品种,必须尊重临高猪原有的习性,保持其原有生存状态和生活环境,建立保护区可以让临高猪继续生活在原来的环境中,对其生长、发育、繁育后代有很大的好处。
米华存说,由于现在临高猪种群退化,血缘混杂现象严重,在设立保护区的同时也要建立临高猪提纯复壮保种基地。通过优选优育,一方面增加种群数量,另一方面减少近亲繁殖,避免再出现品种遗传性退化。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畜牧专家马乃祥也建议国家和地方政府增加经费投入,尽快建立临高猪保种场,做好提纯复壮工作,对现有较纯的临高猪发放良种证,实行配种登记制度,逐步建立并扩大纯种临高猪核心群。
马乃祥还说,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在种群数量扩大、遗传资源稳定后,还应该制定临高猪的饲养标准和饲养模式,把临高乳猪的生产推向产业化。
国家农业部兽医局局长李金祥听到临高猪种濒临灭绝的消息后高度重视,他立即让临高畜牧兽医局局长符承荣把临高猪的情况全面地汇报一下,最好能写一份详细的书面材料,交给农业部相关部门研究。
临高猪的现状引起了农业部相关领导的重视,这出乎符承荣的意料,他写了一篇题为《临高原种猪的保种及产业发展规划》的汇报材料递交给农业部兽医局。
符承荣说,在这次培训班上,与农业部领导面对面的交流,直接反映了临高猪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障碍,农业部领导给予积极的反馈,也使他对发展临高乳猪产业充满信心。
设立临高乳猪保护区
又电:针对临高种猪濒临绝种的现状,记者采访了我省多位畜牧专家和相关部门官员,他们认为政府应该尽快增加保种经费投入,建立临高猪提纯复壮保种基地,并逐步把临高乳猪的生产推向商品化、产业化方向。
我省畜牧专家米华存针对临高猪有农户分散养殖、好运动、野性强、耐粗饲等特点,提出建立临高乳猪保护区的建议。
米华存认为,临高猪系吴川塘掇猪和海南山猪杂交的后代,由临高本地人民世代散养。要想保护好这一品种,必须尊重临高猪原有的习性,保持其原有生存状态和生活环境,建立保护区可以让临高猪继续生活在原来的环境中,对其生长、发育、繁育后代有很大的好处。
米华存说,由于现在临高猪种群退化,血缘混杂现象严重,在设立保护区的同时也要建立临高猪提纯复壮保种基地。通过优选优育,一方面增加种群数量,另一方面减少近亲繁殖,避免再出现品种遗传性退化。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畜牧专家马乃祥也建议国家和地方政府增加经费投入,尽快建立临高猪保种场,做好提纯复壮工作,对现有较纯的临高猪发放良种证,实行配种登记制度,逐步建立并扩大纯种临高猪核心群。
马乃祥还说,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在种群数量扩大、遗传资源稳定后,还应该制定临高猪的饲养标准和饲养模式,把临高乳猪的生产推向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