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增勇:五个建议丨探讨新时代的生猪产业的变革
新时代的生猪产业变革
朱增勇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养猪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猪肉是我国大多数居民最主要的肉食品,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稳定物价、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大局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养猪业正由传统养猪业向现代养猪业转变,无论是养殖模式、区域布局还是生产方式、生产能力都在发生显著变化。我国养猪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的同时,猪肉市场供应阶段性偏紧和猪价大幅波动时有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生猪产业的短板和问题进一步暴露,能繁母猪和生猪产能急剧下降、种源自主创新能力弱、动物疫病风险大、养殖效率不高、饲料资源匮乏、环保压力大、精深加工和冷链物流能力不强等问题突出。
为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畜禽产品供应安全保障能力,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标志着在市场机制和政策支持下,未来我国生猪产业在产能恢复同时,将加速转型升级,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一
生猪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变革
(一)生猪产业面临产能恢复和发展质量提升双重任务
“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推进的新发展格局”必须保障猪肉自给率,提高猪肉产品质量和价格竞争力。生猪产能受非洲猪瘟影响显著下降,当前生猪产能恢复过程中。
在生猪存栏量方面,2012-2017年,中国生猪存栏量维持在4.3亿头以上,2012年底存栏4.80亿头创历史新高后总体下降,非洲猪瘟导致产能过快下降,由2017年的4.42亿头降至2019年的3.10亿头,降幅29.7%。生猪出栏量最近几年保持在6.6亿头以上,2019年出栏量5.44亿头亿头,较2017年减少1.58亿头,降幅22.5%。
2018年非洲猪瘟、环保和猪价下行周期等因素叠加导致产能急剧下滑,短期任务是有效应对非洲猪瘟、继续提升生猪产能,中长期则是通过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实现产业提质增效,在提升规模化、现代化、区域化、集群化生产水平的同时,提升成本和质量竞争力,实现绿色发展。
(二)核心种质资源自给率将有效提升
非洲猪瘟疫情导致生猪种业受到严重影响,母猪存栏量断崖式下跌导致供种能力显著下降。各大中型养殖企业较大范围的采用轮回杂交方式生产父母代母猪,能繁母猪恢复速度快于生猪存栏。短期来看,受非洲猪瘟等因素影响,种业受到严重影响。
长期来看,我国生猪种业附属于产业的大盘子中,难以体现“农以种为先”的指导思想,企业自主培育积极性弱。
一是分散制种。顶端核心育种体系规模小,独立分散的种猪供给模式导致无法形成自主的种业科技创新能力。
二是疫病持续冲击种业发展。
三是集团化、专业化种业公司仍处于起步阶段。
四是种质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低。未来随着地方种猪资源保护利用、种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研企合作机制的不断完善、集团化育种加速发展,中国种猪自给率将显著提升,种业对生猪产业的支撑和带动力将会明显增强,种业将发展成为高附加值产业。
(三)生产区域和主体将逐步实现均衡发展
我国生猪传统生产方式与现代生产方式交织,既有先进的现代化养殖场,也有小农传统养殖模式。
一是养殖主体间发展差异大。散养户受制于养殖收益波动、环保水平不达标、抗病抗疫情能力差等原因正加速退出市场。中小规模户、散户与现代化养殖企业间生产技术差异较大,导致我国生猪总体生产水平不高,面对进口冲击竞争力差。
二是布局区域间差异较大。生猪相对集中在中原农区,华东、华中、西南和华南地区等传统农区生产条件优越,并且消费市场集中。其中,四川、河南、湖北、湖南、河北、山东、云南、广西等省份的生猪养殖规模较大,但四川、广西、云南等省与河南、山东等省生猪产业规模化、现代化水平差异较大。经济发达地区虽然逐渐退出生猪养殖,但规模化和现代化水平起步早、水平高。
三是区域消费需求差异较大。四川、重庆、广东、福建、广西等省猪肉消费居前列,而主产区如东北、山东、河南人均猪肉消费量低于全国水平,需要依靠生猪产品调运实现区域供需平衡。未来随着中小养殖户中长期支持政策的不断完善,养殖合作社、养殖协会和公司+农户等组织方式和组织机制的持续优化,生产主体将实现有效融合,带动整体生产水平提升。另外一方面通过建立产销区生态补偿机制、生产屠宰加工布局融合,将有力推动产区的现代化养猪业发展,生产区域间将实现协同发展,冷链物流体系在“调肉”刚性需求下将迎来发展机遇,并带动消费结构特别是南方销区发生深刻变革,带动冷鲜肉和加工猪肉消费量提升。
(四)高成本下亟需提升成本竞争力
养殖业整体进入高成本时期,饲料成本、水电费、防疫费等均提升,非洲猪瘟及新冠疫情后出现雇工难、雇工贵的问题。生猪业处于“两缺两怕一高”(缺种猪缺仔猪、怕非瘟怕降价、猪价高)的状态,部分中小养猪户存在“养不起、不敢养”的情况。玉米价格由1月份初1840元/吨左右涨至11月份2500元/吨以上,涨幅超700元/吨上下,豆粕价格1月初的2860元/吨左右涨至3200元/吨,涨幅在200-300元/吨。饲料原料成本以及禁抗等因素带动了饲料价格上涨。尽管仔猪价格回落,但15公斤左右仔猪价格仍然在1500元左右。
(五)加快产业链发育和产业结构完善
尽管产业链已经开始不断完善,但生产屠宰分离、种养结合不紧密、产业主体组织化水平低、主体间利益联结机制松散、缺少第三方服务平台仍是突出问题。畜产品深加工比重低,转化增值不足,养殖与屠宰加工区域尚不匹配,冷链物流体系不健全,产区养殖销区屠宰的模式造成了大量活畜禽长途运输的局面,产区税收和就业流失,还带来了疫病传播风险。生猪绿色发展机制发展不完善。
大量养殖废弃物的无法有效利用和养殖环境得不到改善是制约养殖业绿色发展的主要因素,种植业主体和养殖业主体分离、种植业规模发展速度慢于养殖业、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和技术水平不高、有机肥生产成本高等是主要影响因素。同时,产前产后服务发展滞后,小规模分散经营生产技术手段落后,产品标准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差,全要素生产率相对较低。
二
生猪现代化发展路径和政策建议
未来生猪产业发展的根本方向是生产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调控有效。因此,要实现生猪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加强生猪产业链的科技支撑。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驱动力。针对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生猪产业链主要环节的卡脖子技术难题,从品种资源保护和核心种群培育、营养与饲料、智慧养殖设施设备、猪病防控、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屠宰加工等方面,加大协同创新攻关,解决困扰我国生猪产业的瓶颈问题,为我国生猪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提供支撑。
二是需要扶持中小养殖户发展。优化和加大对中小规模户融资和风险防控等方面的政策支持,解决融资、土地等问题,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提升疫病防控效果。
三是种养有机结合。在加快土地流转、提升种植业规模化发展的同时,根据种植业消纳能力合理规划,推进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发展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生态养殖模式。
四是培育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和支持养殖合作组织发展,通过科技、防疫、生产和粪污资源化利用服务公司等第三方主体,引导开展全方位服务。
五是支持产区屠宰深加工能力建设和产销区冷链物流升级。以优势主产区为重点,建成为集成规模化养殖基地和精深加工基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基地为一体的区域生猪产业集群,通过提升区域农产品冷链物流能力保障销区肉类供应能力。
作者:朱增勇
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担任农业农村部猪肉全产业链监测预警首席分析师、国际畜产品生产和贸易预警首席专家,在《农业工程学报》、《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180余篇,多次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日报》、《经济日报》、《农民日报》、《光明日报》、路透社、彭博社等数十家国内外媒体接受猪肉市场访谈、发表市场分析预警信息,撰写的猪肉市场相关报告曾经多次获得国务院总理和农业部部长批示。
来源:《猪业》2020年第6期【新时代的生猪产业变革】专题系列文章
原标题:新时代的生猪产业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