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挑战下,我国饲料行业处在什么状况?该如何发展?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饲料饲草处处长黄庆生公开讲述报告《我国饲料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内容如下:
一、我国饲料工业概况
1.2017年我国饲料总产量为2.2亿吨,饲料添加剂总产量1034.7万吨,饲料工业总产值为8393亿元。
2.2017年猪饲料9809.7万吨,占比44%,肉禽饲料6014.5万吨,占比13%,蛋禽饲料2931.2吨,占比13%。水产饲料2079.8万吨,占比10%,反刍动物922.6万吨,占比4%,其他饲料403.4万吨,占比2%。2017年饲料添加剂中矿物元素498.4万吨,占比48%。氨基酸234.8万吨,占比23%。维生素127.4万吨,占比12%。微生物制剂10.7万吨,占比1%。酶制剂10.7万吨,占比1%。其他152.7万吨,占比15%。
3.其中有10省饲料产量超千万吨,合计占比69.6%,按照排名分别为广东、山东、广西、河北、湖南、江苏、辽宁、四川、河南、江西;35家百万吨以上饲料企业产量占比62.3%;13家国内上市饲料企业营业总收入占全行业25%。
4.饲用氨基酸和维生素产量分别占全球的38.7%和68.5%,是第一大生产和出口国。饲料添加剂和饲料机械全年出口总额分别达186亿元和15亿元,成为进军国际市场的排头兵。
二、当前的问题和挑战
1.饲料配方结构单一,蛋白原料进口依存度高。玉米豆粕型日粮占绝对主导的饲料配方结构。能量饲料原料约2.27亿吨,进口来源原料1770万吨、占比7.8%,基本实现国内自给;蛋白饲料原料约1.05亿吨,豆粕约为7230万吨、进口来源占比约95%,鱼粉198万吨、进口来源占比约80%,杂粕、玉米蛋白粉、DDGS、氨基酸等其他蛋白原料供给以国产为主。
2.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一体化经营要求高。拥有饲料生产许可证企业7908家,除51家50万吨以上企业集团外,大部分企业年产量不到1万吨。
3.原料营养价值评定滞后,资源利用率低。评定方法不完善,标准不统一,工作不持续,数据更新速度不快,营养成分参数积累少,基础数据库不够权威;基础工作支撑能力不强,给动物日粮配方精准设计带来极大困难;大部分饲料企业不得不额外提高饲料产品中的养分含量,特别是蛋白含量水平居高不下,造成了资源浪费和利用率较低。
4.创新发展动能不足,技术应用率低。饲料行业整体呈微利化,企业创新研发投入水平不高,饲料科研的财政投入长期较少,导致饲料行业基础性研究能力较弱,创新动能不足。饲料产业化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以引进和仿制为主,原创性技术和产品缺乏,市场低水平同质化竞争问题突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和品牌不多。特别是在补齐蛋白饲料原料短板、适应环境友好和绿色发展需求、饲料精准化配制等方面的技术应用程度不高。
三、问题的成因
1.一是缺乏原创技术储备。借鉴美国体系,玉米豆粕型占主导,使用玉米1.4亿吨、豆粕0.7亿吨;原料参数参考国外;本土资源利用不充分。
2.二是基础研究成果积累不够。原料数据库储备不足,资源共享不够,数据更新不及时;净能体系、氨基酸平衡模式、精细阶段饲养工艺等核心技术没普及。
3.三是市场评判标准推高消耗。普遍认为蛋白含量越高饲料质量越好。2013年和2017年肉蛋奶总产量均为1.5亿吨左右,而蛋白资料原料消耗量却从7900万吨增至1.05亿吨、增长33%,其中豆粕增幅最大,从4750万吨猛增到7230万吨、增幅高达52%。
4.四是减排贡献认识不到位。适当降低蛋白水平,氮减排效果明显,但国内绝大部分养殖企业未能深刻意识到,法律法规体系和支持政策也未能给予充分认可。
四、未来
生物饲料是未来发展方向,目前我国从事生物饲料行业的企业数量已经有1000多家,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和酶制剂产量已经超过20万吨,发酵饲料产品产量110多万吨,增幅超过20%。
五、豆粕行情
今年12月份至明年一季度,豆粕供应预计会出现缺口,对饲料和养殖成本将产生较大影响。
去年11月—今年2月,我国从美国进口大豆2000万吨,折合12月-3月豆粕供给约1600万吨。在猪鸡上推广低蛋白日粮可减少当期豆粕需求约400万吨。充分挖掘国内其他蛋白资源,有约200万吨豆粕减量空间。受非洲猪瘟影响猪饲料可能减产约250万吨,豆粕需求将减少约50万吨。增加加拿大、乌克兰、俄罗斯和东南亚等国家杂粕进口,可替代豆粕约150万吨。取消豆粕出口退税,可增加国内豆粕供给100万吨。国内大豆高位库存可适度增加供给,还可通过临储拍卖和国储轮换来缓解供需矛盾。预计可增加550万吨的大豆供应,折合豆粕35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