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养猪信息网

加工创新可调整肉类供需失衡

2015-12-21 11:00 中国畜牧兽医报

长期以来,“肉贱伤农、肉贵伤民”一直困扰着养殖业,在下跌与上涨之间,各方利益互不相让,结果往往是没有绝对的赢家。而在“大起大落”的迷宫当中,多数从业者难以找到明确的前进方向,不利于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如何走出“猪周期”等轮回怪圈,业内人士纷纷把希望寄托在肉制品加工行业。业界认为,只有提高肉类加工水平,优化产品的市场供应结构,同时兼顾养殖、加工、销售、消费等各环节利益,才能规避这种杂乱无章的突涨突跌,实现一举多赢。

然而,当千军万马冲入肉类加工的大军中,加工行业却迎来了火腿肠消费萎缩、肉类罐头黯然离场等残酷现实,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新时代消费理念的转变,更快捷、更智能、更个性、更健康、更安全才能赢得市场。于是,近年来市场上开始涌现出猪肉干、椰果烤香肠、核桃火腿肠、烧烤包等新式肉制品,其外包装还被创意性地印上“私人定制”“热恋”“小清新”等字样,引得老顾客纷纷前往“尝鲜”,同时也“拉拢”了一批新兴消费群体。

近日,在云南省石林县,就出现了一家用猪肉做饺子皮的食品企业。报道称,该公司采用原生态的猪肉做饺子皮,从将精瘦肉打成浆,到加红薯粉手工擀成饺皮,再到用猪后腿肉制成馅,每一道工序坚持纯手工完成,并创造性地将温州口味与滇味相结合,深受北京、上海、深圳、成都、重庆等地消费者的亲睐,产品供不应求。据了解,该创意在整个云南省属首创。无疑,用猪肉做饺子皮是肉制品加工业中的一次积极创新,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可以激发更多的从业者创新积极性。

但是,创新不等同搞发明,不能将范畴仅限于前人未开发的肉类制品,而是要放开思路,确保不盲目、不跟风、不刻意,因地制宜加大对新产品的研发和现有产品的升级改造力度,以及对其面市形式的个性化、多样化处理等。也可以这样认为,只要符合国家有关食品法律法规的要求,做到尊重不同群体、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市场消费习惯,对畜禽产品原料、外形、风味、包装等进行创意处理,而该类制品在市场上又有充分的消费需求,能节本降耗,能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和经济效益,那么,这样的产品就已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肉类制品的创新并非一朝一夕,也不是简单的相加相乘,而是要经过市场的反复考验和供需的反复调整。待到一种肉能被加工成百千种食品,并广受市场好评时,自然,十种畜禽就能有千万条销路,“肉贱伤农、肉贵伤民”和“猪周期”的怪象都将因此大幅缓解。

生成海报
分享到:
相关
肝素行业:猪周期催化的另一个投资机会?
肝素行业:猪周期催化的另一个投资机会?
澄泓财经 2019-05-16
俄农业部长:盼获得对华肉类出口市场准入
俄农业部长:盼获得对华肉类出口市场准入
环球网 2018-04-24
【另类大数据】大数据养猪能否跳出“猪周期”?
【另类大数据】大数据养猪能否跳出“猪周期”?
央广网 2018-02-23
“猪”事不顺,到底是谁惹的祸?
“猪”事不顺,到底是谁惹的祸?
中国畜牧兽医报 2018-02-24
多地获准筹建进口肉类指定口岸
多地获准筹建进口肉类指定口岸
畜牧大集网 2016-02-17
推荐
科技为疫控赋能,江门市动物疫控中心启动LIMS系统建设
科技为疫控赋能,江门市动物疫控中心启动LIMS系统建设
养猪信息网 2022-06-29
大疫有爱 广东畜禽种企积极驰援抗疫一线
大疫有爱 广东畜禽种企积极驰援抗疫一线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2020-02-19
广东三部门发紧急通知:维护“菜篮子”产品及农业生产资料正常生产和流通秩序
广东三部门发紧急通知:维护“菜篮子”产品及农业生产资料正常生产和流通秩序
广东农业农村 2020-02-14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
新华社 2020-02-12
农业农村部解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
农业农村部解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 2020-02-12

2015-12-21 11:00

加工创新可调整肉类供需失衡
如何走出“猪周期”等轮回怪圈,业内人士纷纷把希望寄托在肉制品加工行业。业界认为,只有提高肉类加工水平,优化产品的市场供应结构,同时兼顾养殖、加工、销售、消费等各环节利益…
请长按保存图片,将内容分享给更多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