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牧:将上市猪瘟-蓝耳二联苗
9月19日在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举办的“首届猪业博览会”上,中牧集团的展台非常抢眼。在现场人头攒动,除客户的交流外,不少人正在咨询即将上市的新产品。
据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牧)董事长胡启毅介绍,中牧目前疫苗产品有42个,家禽产品63个。化药2014年营业额有5个多亿,饲料板块多维产品销售额仅次于帝斯曼,疫苗销量稳居全国首位。
据悉,2015年上半年,中牧实现营收20.8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2.12%。其中生物制品营收5.01亿元,毛利润达56.01%。
虽然中牧稳坐畜牧业企业的第一把交椅,但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开发新产品以及更新产品工艺。据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冬荀介绍,2015年上半年中牧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共取得“猪流感病毒H1N1 亚型灭活疫苗(TJ 株) ”和“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瘟二联活疫苗(TJM-F92 株+C 株) ” 、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二联灭活疫苗(La Sota 株+HQ 株)三项新兽药证书;同时成都、保山厂正积极地推进悬浮培养生产线。6月份,保山生物药厂悬浮培养工艺口蹄疫疫苗生产车间通过GMP 静态验收。
而在市场推广方面,中牧今年也做出了改变。通过营销模式和技术服务手段的提升改进,保持市场位势,提升品牌影响力。“积极推进高端动物疫苗及其他主打大品种产品的终端销售和推广工作。” 据吴冬荀介绍,公司采取技术推广会、开展 “中牧动保论坛”活动、三大业务板块子网站和微信服务平台并驾齐驱等技术服务手段,加强公司与客户、 技术服务人员与用户之间的沟通;通过优化经销商渠道和考核机制,加强与大型养殖集团建立业务联系,扩展和优化公司产品营销网络和渠道。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的市场竞争,各大企业也高招频出,但最具竞争力的当属新产品的开发。在胡启毅看来,国内企业一直处于同质化的价格竞争当中,想要超越必须以过硬的产品质量而跳出这种恶性竞争。
“目前国内兽用生物制品企业研发能力薄弱,研发投入一般只占销售收入的2%~3%,少数几个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企业均依托科研院所支持,而绝大部分企业没有这样的资源,加之各种政策壁垒,使各企业都面临研发瓶颈,从而导致了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上常规产品竞争白热化,而有专利的高端产品却寥寥无几。”胡启毅告诉记者,全球动保企业前10强在研发上的投入达10 亿美元, 平均占总销售收入的8.9%。而国内企业的投入相对很少, 一般为2%-3%,个别稍好一点的企业达到4%-5%。
胡启毅认为,在疫苗生产工艺技术方面, 国内企业在生产工艺的革新方面与国际动保企业仍有较大差距。在悬浮培养技术、抗原浓缩技术、接种与收获技术等一些关键技术领域还没有实质性突破。如果能在一些关键的工艺上有所突破, 不但可以大幅降低成本,还可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 将占领行业的制高点。
吴冬荀告诉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公司将加大产品开发的投入,逐步淘汰科技含量低的产品,将整个产品线推向科技含量高,别人无法模仿的水平,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比如:即将推出的猪瘟-蓝耳二联疫苗,三基因缺失的伪狂犬活疫苗,变异株的腹泻二联活疫苗。
据吴冬荀介绍,猪瘟-蓝耳二联苗最快将在2016年3月左右推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