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养猪信息网

江门十余养猪户改行养蝗虫 每年产千万只供食用

2014-06-25 09:02 南方都市报

江门十余养猪户改行养蝗虫 每年产千万只供食用


“飞蝗蔽空日无色,野老田中泪盈血。牵衣顿足捕不能,大叶全空小枝折。”自古以来,农民总是闻蝗色变。查阅史料,自西周以来,我国历史上蝗灾屡见不鲜,大量蝗虫吞食农作物,会引发严重蝗灾,但是时至今日,在鹤山市龙口镇松岗村,却出现了一群以谋生的人。他们从前是养猪户,因养猪损失惨重,转行养蝗。为什么他们要养殖蝗虫,养蝗又要注意什么呢?6月19日,南都记者前往一探究竟。

龙口镇位于鹤山市北部,是丘陵地带,“七山一水二分田”。松岗村在龙口镇中西面,因村南山岗,俱植松林得名“松岗”,现辖松岗、麻岗、平山三条自然村,农业用地1530多亩,常住人口1414人,总面积约1.6平方公里。

松岗是名副其实的小山丘陵地区,处处青山绿水。6月19日中午,南都记者驱车来到松岗村委会。得知南都记者的来意后,村委会副主任李海文带路到麻岗村采访养殖户李伯。

青山绿水,阡陌交错,宛若世外桃源。李伯三个养殖蝗虫的塑料大棚建在田边。大棚边搭了一间休息的小屋,烈日炎炎,李伯躺在椅子上睡午觉。见到有人来访,立刻起身,一边带领南都记者参观塑料大棚,一边绘声绘色讲述养殖经。

数万蝗虫起飞景象壮观

三个塑料大棚,一个养成虫,两个养幼虫,其中成虫大棚里有大约3万只灰中带黄的蝗虫。

为了防止蝗虫逃跑,大棚里外装了两层,里层纱网,外层塑料膜。由于天气炎热,大批蝗虫飞上纱网遮荫。大棚内有左右两个木架,上面放了许多象草。象草柔软多汁,是一种高蛋白高产牧草。李伯在附近种了一大片,专门用来喂蝗虫。

“蝗虫喜欢吃带甜味的草,象草是主料,冬天喂黑麦草,草鱼吃的草料它都爱吃,再配一点麦皮当零食,基本上就够了。”正值中午,李伯拿出一个铁桶,拌上麦皮,拉开纱网拉链门,走入大棚喂食。

大棚好比一个军用飞机场,李伯闯入,惊起数万只蝗虫起飞,景象颇为壮观。当李伯把麦皮撒在地上,“机群”迅速降落,几乎遮盖了整个地面。

每年出产上千万只蝗虫

两个幼虫大棚,一个已经孵化出黑色的小蝗虫,一个还在等待孵化。

李伯把虫卵和木渣混合在一起,放入10多个盆子里,大棚里面挂了一个温度计,显示棚内温度是44摄氏度。“30多摄氏度最好,现在太热,每天要浇水降温,到了秋冬季,温度低了,又要加热。”李伯说,蝗虫怕冷不怕热,去年冬天,因为气温突降,导致部分蝗虫冻死,带来了不少损失。

但是相对于养猪来说,养蝗虫容易多了。李伯今年60多岁,30岁左右就开始养殖母猪贩卖猪仔。

“这几年,养猪老是亏本,蝗虫养殖成本低,只是吃草。”李伯说。蝗虫的生产周期不固定,气温暖和,40天一批,天冷,需要2-3个月。

李伯的三个大棚,面积均为60平方米,一年养殖4-5批,一个棚一年产出大约1000斤。“一斤大约300个,一个棚一年大约30万只。”松岗村委会副主任李海文也是蝗虫养殖户,他说,三年前,村民李活强从电视上看到养殖蝗虫的节目后,开始养蝗虫,到现在松岗村有10多个养猪户改行养蝗虫,每年出产蝗虫3多万斤,约合1000多万只。

拟建立“蝗虫养殖基地”

“蝗虫是高蛋白昆虫,比蜂蛹还有营养,油炸着吃,味道很香、很美味。”李海文说,成年蝗虫除掉翅膀后,用开水烫过,蝗虫会排出粪便,然后油炸,再放入辣椒、葱蒜,加入一点盐,就是营养丰富的下酒好菜。

李海文说,村民养殖的蝗虫由广州商人收购,主要用作加工食物等。收购商开车来到村里,蝗虫用纱笼装好上车。“成虫用纱笼装,天冷一笼装10斤,天热只能装7斤,怕闷死。”李海文说。

蝗虫的收购价有涨有落。“一般一斤在50-100元之间,公的贵一点,母的便宜。”李海文说。

松岗村是鹤山市政法委定点帮扶的贫困村。随着越来越多的村民养殖蝗虫,吸引了鹤山、江门农业部门来考察。“我们准备向上级申报,建立一个蝗虫养殖基地。”李海文说,松岗村环境好,建立养殖基地,还可以吸引游客来参观,前几天,他一个朋友的小孩来玩,还用矿泉水瓶带走了几只回家养。

养殖趣事

交配

李海文告诉南都记者,蝗虫公的小母的大。“一只母的重量等于两三只公的,交配时,公的趴在母的背上,交配一两天,母的饿了吃草吃麦皮,公的在上面一动不动,不吃不喝。交配结束,两只蝗虫的生命也就结束了。”据介绍,因为公的数量多,在交配时,会出现两只公的抢一只母的,像顶牛一样,头对头,拳打脚踢,甚至像老虎一样跳起来攻击情敌,赢了就可以跳到母的背上,输了的只得灰溜溜跑了。至于,交配之后死亡的蝗虫,收集起来可以喂鱼。

抢食

蝗虫贪吃,性情颇凶残,李海文表示,如果草料不够,它们会吃掉刚蜕壳的同类。因为这个时候的蝗虫没有壳保护,皮肤很嫩。“所以养殖户要注意添足草料,避免它们为争食自相残杀。”

怕冷

所谓夏虫不可语冰,跟其他昆虫一样,蝗虫也是怕冷的。“冬天,它们会抱团取暖,会侧躺身子,尽量接触到更多的阳光。但是最底下的就倒霉了,会被踩死。我们想到在大棚里加装灯泡,但只能提高一两度,目前还没很好的解决办法。”

天敌

蝗虫的天敌自然就是鸟类,因此养殖蝗虫的过程中,要注意防止鸟类侵入,“每天早上八九点,一些聪明的百灵鸟和喜鹊会埋伏在大棚附近,如果有个别蝗虫咬破纱网跑出来,会被它们吃掉。幸运逃脱的蝗虫会被异性的叫声吸引,会回到大棚里。一般有充足的食物,它们不会咬破纱网逃跑。”

原来觉得它们是害虫,并不了解它们,养了一两年后发现,这种虫子很有意思。——— 养蝗人李海文

采写:南都记者 曾育军摄影:孙振飞


生成海报
分享到:
相关
科技为疫控赋能,江门市动物疫控中心启动LIMS系统建设
科技为疫控赋能,江门市动物疫控中心启动LIMS系统建设
养猪信息网 2022-06-29
卖房不如养猪:牧原股份市值碾压保利 板块狂拉涨停
卖房不如养猪:牧原股份市值碾压保利 板块狂拉涨停
中国基金报 2019-10-22
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联合部署 严格规范禁养区划定和管理
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联合部署 严格规范禁养区划定和管理
生态环境部 2019-09-06
牧草养猪 环保增收——博白农牧循环生态养殖探访
牧草养猪 环保增收——博白农牧循环生态养殖探访
广西日报 2019-02-25
2019养殖排行榜!养牛第一,养羊第三,养猪的排第几?
2019养殖排行榜!养牛第一,养羊第三,养猪的排第几?
养殖联盟 2019-02-18
推荐
科技为疫控赋能,江门市动物疫控中心启动LIMS系统建设
科技为疫控赋能,江门市动物疫控中心启动LIMS系统建设
养猪信息网 2022-06-29
大疫有爱 广东畜禽种企积极驰援抗疫一线
大疫有爱 广东畜禽种企积极驰援抗疫一线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2020-02-19
广东三部门发紧急通知:维护“菜篮子”产品及农业生产资料正常生产和流通秩序
广东三部门发紧急通知:维护“菜篮子”产品及农业生产资料正常生产和流通秩序
广东农业农村 2020-02-14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
新华社 2020-02-12
农业农村部解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
农业农村部解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 2020-02-12

2014-06-25 09:02

江门十余养猪户改行养蝗虫 每年产千万只供食用
他们从前是养猪户,因养猪损失惨重,转行养蝗。为什么他们要养殖蝗虫,养蝗又要注意什么呢?
请长按保存图片,将内容分享给更多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