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养猪信息网

招聘

怎么有效的给仔猪断奶?以下方式建议收藏

01-16 16:41 养猪在线

仔猪早期断奶隔离饲养法,是一种先进的仔猪饲养管理模式,是一种养猪新技术,其主要目的是母猪在分娩前进行有关疾病的免疫注射。

仔猪出生吃到初乳后,然后将母猪和仔猪分开,将仔猪在隔离条件下保育饲养主要是避免母猪把疾病传染给仔猪,保证了仔猪的快速生长,是实行早起断奶和仔猪与母猪隔离的技术。

断奶时间是早期隔离断奶成功与否的关键,仔猪断奶的时间一般在10~21日龄断奶,母猪在妊娠期免疫后,对一些特定的疾病产生的抗体可以垂直传给胎儿,仔猪在胎儿期间获得一定程度的免疫,出生仔猪吃到初乳后获得母源抗体。

在22日龄左右将仔猪转移到干净、隔离的保育舍饲养,保育舍要实行全进全出制度。

高质量开食料保育饲养制度对小猪也很重要,要根据本场的饲养条件的饲养管理水平确定合理的断奶时间。

做好充分的饲料、保育设备、预防疾病药物等准备,保证饲料有良好的适口性,易于消化吸收和营养全面。断奶后母猪也要及时配种及妊娠。

一、早期隔离断奶的技术措施

(1)早期断奶,尽量减少母猪与仔猪接触时间,减少仔猪感染疾病的机会。

(2)实行全进全出制度,饲养同一猪舍的一批猪,不论是母猪、仔猪、保育猪、生长肥育猪,同时转移至另一个猪舍,到一定的生长程度后,需要转群时,一只不留的全部转出,而后对猪舍进行彻底的消毒,准备接受另一批猪。

(3)两点式饲养,繁殖猪饲养在一区,生长肥育猪饲养在另一区,这样可以避免疾病相互传播,阻止各厂之间车辆、人员、工具、设备的来回交换,有效避免了交叉感染。

二、早期隔离断奶技术的优点

1.切断了母子间疾病的传播,减少了疾病对仔猪的干扰,减少死亡率和发病率。

2.减少了饲料消耗。

3.提高了母猪繁殖率,增加了每头母猪的年产仔数,降低生产成本。

4.有更多的母猪在分娩舍分娩,提高了分娩猪舍的利用率,每头猪的设备消耗也降低。

5.有利于仔猪的生长发育,降低出栏时间。

6.哺乳期间母猪体重损失小,可更快的再次配种,可稍微增加年产窝数。

7.无论是卖掉母猪还是让母猪配种都有灵活性。

三、早期隔离断奶技术的缺点

①断奶的仔猪保育设备要进行调整,需要质量好,价格高的饲料,还有严格的管理技术。

②要为猪群调动增加协调费用。

③断奶后的仔猪易发生腹泻、水肿病等疾病,而发生腹泻的仔猪容易生长受阻,饲料利用率降低,如果腹泻严重,没有及时治疗的话还会导致死亡。

④猪的品种、饲养技术、生产设备以及饲料的营养水平方面需要提高,操作比较麻烦,在实际应用有点困难。

建议猪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断奶日龄以及饲料品种,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分享到:
相关
刘敬顺:种猪测膘越来越重要,你了解它的技术起源和发展历史吗?
刘敬顺:种猪测膘越来越重要,你了解它的技术起源和发展历史吗?
2021年01期《猪业》【种猪育种技术与种业发展】专题 2021-04-01
这四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是未来猪育种工作的关键
这四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是未来猪育种工作的关键
2021年01期《猪业》【种猪育种技术与种业发展】专题 2021-03-17
华南农大张哲教授:种猪遗传评估及选种技术进展
华南农大张哲教授:种猪遗传评估及选种技术进展
2021年01期《猪业》 2021-03-08
吴珍芳: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在种猪育种中的应用
吴珍芳: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在种猪育种中的应用
《猪业》2020年第6期【新时代的生猪产业变革】专题系列文章 2021-01-27
高效率,无接触!三维重构技术应用在种猪育种能发挥多强大的效果?
高效率,无接触!三维重构技术应用在种猪育种能发挥多强大的效果?
《猪业》2020年第5期【万物互联 智慧养猪】专题系列文章 2020-12-31
推荐
刘敬顺:种猪测膘越来越重要,你了解它的技术起源和发展历史吗?
刘敬顺:种猪测膘越来越重要,你了解它的技术起源和发展历史吗?
2021年01期《猪业》【种猪育种技术与种业发展】专题 2021-04-01
楼平儿:从事23年育种工作后,我觉得这5个思维很重要
楼平儿:从事23年育种工作后,我觉得这5个思维很重要
2021年01期《猪业》【种猪育种技术与种业发展】专题 2021-03-24
张佳:如何让选种、选配更精准,并实现育种效益最大化?
张佳:如何让选种、选配更精准,并实现育种效益最大化?
2021年01期《猪业》【种猪育种技术与种业发展】专题 2021-03-22
这四个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猪精液保存质量和使用效果
这四个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猪精液保存质量和使用效果
2021年01期《猪业》【种猪育种技术与种业发展】专题 2021-03-18
这四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是未来猪育种工作的关键
这四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是未来猪育种工作的关键
2021年01期《猪业》【种猪育种技术与种业发展】专题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