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长亲自挂帅整治龙津河 流域内生猪减栏35万头
2012-09-07 09:40
海西晨报
龙岩母亲河——龙津河的污染治理工作持续进行了10多年,但是水质依然较差。上个月,龙岩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立下“军令状”,要举全市之力把龙津河建成生态之河、人文之河、宜居之河,而且治理工作要“三年初见成效,八年大功告成”,目前治理工作正在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昨天,记者从龙津河管委会召开的工作会议上获悉,未来3年,龙津河流域生猪养殖将减栏35万头,城区的街道将实现无猪街道。
污染原因:人口增加、生猪养殖规模猛增、工矿矿渣排放
龙津河沿线本来是最靓丽的风景线,但由于污染严重,龙津河河水又脏又臭,已经影响到龙岩城市的形象和市民的生活。龙津河管委会负责人介绍,十几年来,龙岩市区的人口,从当初的不到30万,发展到目前的80多万;而流域的生猪养殖,更是从当初的35万头,猛增到目前的100万头。据介绍,一头生猪的排泄物对河流造成的污染,相当于5个人。而龙津河流域生猪养殖最高峰达到了100多万头,相当于600万人口对河流的污染。而龙津河所能承受的生猪数量大概是65万头,生猪养殖不减下来,水质根本无法得到改善。
此外,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水土流失、水量日益减少等各方面的因素,也导致了龙津河的水质无法得到改善。龙津河有三条支流,整个流域的长度加起来达到了120公里。而龙岩是著名的矿区市,龙津河流域分布着不少工矿企业,这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矿渣,也是龙津河重要的污染源之一。为了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工矿企业的偷排、乱排现象一直都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