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养猪信息网

珠海一村庄被百家养猪场围24年 搬迁成难题

2011-01-05 14:32 南方都市报

“空气里是猪屎臭,水里夹杂着猪尿,污水已经致农田种不了水稻,这样的环境已经折磨了我们整整20多年!”站在唐家金鼎那洲猪场墙外,望着污水距离出水口还有50厘米的控污池,古庆伟一字一顿,沧桑的皱纹上写满无奈。4个月前,南都记者接到那洲村多位村民反映,高新区那洲村面积仅为4平方公里,却布局珠海四大猪场与另外90多家养殖场,全村1700多口人、3000余住户被猪场重重包围。那洲村村民近5年来先后向多方反映、要求猪场搬迁均无结果。

为消除污染和更有效地利用土地,珠三角近10年来一直在调整养猪场规划,东莞、惠州、中山等城市最近两年均出台限制或禁止养猪场的决定。珠海的人大代表也曾多次提出搬迁唐家湾辖区内猪场的议案。不过,更早以前———20年前,养猪场是完全不同的角色,是政府为解决菜篮子供应以及各地盘活土地、招商引资的办法。那洲猪场,正是这样的历史产物。那洲村今日之困局,与其说是人和猪场的矛盾,不若说是地方规划和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猪场应否搬迁?怎么搬迁?需要在对过去做出反思的基础上从长计议。

2010年7月底至今,在古庆伟等多位村民的带领下,南都记者先后6次深入那洲村,实地了解了猪场围村的情况,并与业内人士、主管部门探讨那洲猪场应该何去何从。

猪场24年盛衰

1986年-1993年

规划初衷

用资金补偿

换来稳定肉源

那洲村周边猪场包括那洲猪场、金鼎猪场、畜牧良种场以及益丰猪场“四大猪场”和一批散户搭建的猪场组成。据高新区管委会介绍,其中益丰猪场棚舍面积为16000平方米,畜牧良种场为20000平方米,那洲猪场为16000平方米,金鼎猪场为10000平方米。

4大猪场大量生猪供澳

设立特区头几年,边陲小镇珠海“一穷二白”,为了“充分发挥珠海经济特区的有利优势,积极引进外资、技术、设备和良种,建立农牧商品生产基地,扩大出口货源,为国家多创外汇”,1986年6月,珠海市政府发布珠府办构[1986]34号文,批准由市农渔委和市外贸局联合成立“珠海经济特区农牧开发总公司”,当时名叫“珠海农牧开发总公司”,属于全民所有制企业。

那洲猪场现任场长冷和平与益丰猪场现任场长均为公司初建时期的工作人员,后来企业改制,他们各自承包了猪场,进行市场化经营,他们一致提到:“当时是为了完成政府的政治任务,属于菜篮子工程。”如今,四大猪场中,除益丰猪场外,其他三大猪场均有一半的生猪出栏量供应澳门,其中那洲猪场供澳约8000头,金鼎猪场供澳约为1万头。另外,会同猪场供澳也有3万头。

猪场初建之时,“政府与村民已经有了很好的协商,”冷和平说,“就当时的环保问题,猪场给予他们一定的补贴,受污染的那部分农田,猪场和政府也是要给予资金补偿的。”

填满了菜篮子和钱袋子

因为远离珠海市区,那洲村也被称为珠海的“西伯利亚”。那洲村民以前大多以务农为生,上世纪80年代期间,政府对珠海土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开发、统一出让、统一管理”,村里实行了“农转非”、“区镇合一”等一系列变革,土地由政府征收,建立那洲村布料市场,并对外出租土地,因此,“靠地分红”成为村民重要的收入来源。

24年以来,本土猪场对于稳定珠海肉价、满足市场供应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冷和平说,除了供澳之外,大部分都是供应市区,“外地猪肉调入珠海,价格肯定要高出一截,而且在市场出现猪肉紧缺的情况下,本土猪场也可以顶一顶,2008年底到处买不到猪肉的时候,我们才150多斤、160多斤的生猪也顶上来了。”

从1988年至1993年,公司生产上市和出口外销瘦肉猪计二十多万头,连续多年实现生猪出口创汇超百万美元,先后两次被省有关部门评为出口创汇先进单位,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当时的猪肉市场需求,解决了市民的“菜篮子”问题。

1992年-至今

发展瓶颈

政策不再利好

生产受限制

永丰猪场场长白建当承认300多家猪场布局于高新区各村落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并对村民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他认为,“污染主要是小型猪场,也就是散户的养殖技术落后而造成的。”

“小型猪场的发展太快了,300多家小型猪场啊!”白建当提到,养殖小猪场的成本比较低,人工也比较低,投资起点低,只要买回猪苗就可以养殖,而且很快就可以上市,有少少的钱赚也会去投资。

而注重短期经济效益的散户常规采用直排污水,在病菌防疫方面,白建当也认为,小型猪场对大型猪场造成一定的威胁,“他们(小型猪场)技术不过关,也为了省钱,猪生病了就死,带有病菌的死猪也直接丢到外面去,经过水体与空气的传播,很有可能会传染到我们猪场。”

1992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特地在珠海市北部规划成立珠海国家高新区,按照当时的部署,珠海高新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高端服务业“三大产业”,“当时没有明确的文件对区域内的猪场进行安置,”白建当说,“四大猪场”的前途一下子变得迷离。

关于猪场搬迁的“传闻”从未断过,而政府也一直未付之于明确信息。在此状况下,猪场承包者“不知道该怎么办,”猪场从建立至今,由于土地方面的问题以及政府悬而不决的搬迁决定,导致“20多年来猪场的发展受到限制,”白建当说,“以前年出栏量1万多头,现在也还是这个数量。”

2005年-至今

“行业壮大”的背后

珠海成养猪业政策“洼地”

1986年,政府在高新区划定范围为农业示范基地,专门成立了养殖场。

一方面是土地被征收,另外一方面是政府主导建猪场,在此情况下,为了增加收入,包括周边的官塘村、会同村以及其他村镇以30—50元/亩的价格,将统征地向外来人员出租,种植果树,不少承租者再向养殖户出租土地,在果园内建立了不少小型猪场。#p#分页标题#e#

办猪场即有污染,古庆伟提到,但是“前几年猪场数量没有那么多,污染情况也没那么严重。”2001年,珠三角养猪业产业转移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的压力下逐渐提上了日程,深圳、东莞、惠州等地陆续发布“禁猪令”,截至记者发稿,珠海尚未收到明确的“禁猪令”。

“广州不能养猪、中山不能养猪、惠州不能养猪、东莞不能养猪……而我们这边没有人限制,那些养殖户都搬迁到这边来了。”

近一个月来,那洲村的10个生产队队长联合对村内猪场和珍禽场进行了摸底调查,统计数据显示,那洲共布局了90个猪场,而在2005年,包括四大猪场仅有10个猪场,2008年增加了35个,2009年新增了16家,2010年新增了29家,短短的5年之间,围绕在那洲的猪场数量整整翻了9倍!

记者在采访调查中发现,不仅仅是那洲村,包括金鼎镇、唐家湾镇以及淇澳岛在内的高新区,除了核心经济区域之外,均布局了大小不一的散户猪场。

高新区日前为记者提供了一份截至2010年8月的统计数据:高新区生猪养殖共有317户,其中经市政府正式批准养殖大型猪场有4户,散养户313户,现有的棚舍面积约有11.6万平方米,从业人员有700多人,现有生猪存栏量约7.7万头,年饲养量约19万头。

村庄今日面貌

猪场污水直排水稻不长谷穗

自2010年7月下旬开始,南都记者随村民代表4次走访猪场,求证村民所指的猪场“逼宫”问题。因为猪场的泛滥,村民古庆伟说:“以前村民直接饮用地下水,现在地下水都发臭了。村内的灌溉水源都呈紫酱色,不仅毒死了鱼虾,而且因为污染过度,连水稻也种植不了。”

空气水源均受污染

“四大猪场”分布于“那洲的四个角落”,其他散户猪场散落分布搭建在村内的果园区里,记者驾车从岐关路进入那洲村,明显地感觉到猪臭味呛鼻而来,古庆伟说,臭味与嗅觉、方向以及气压有关,“夏天的晚上尤为浓重,熏得人睡都睡不着。”

据了解,村民所说的“臭气”包括猪场粪便的气味以及燃烧化纤布碎所散发的二噁英气味,这一片的小型猪场从香洲酒店购得潲水,运回猪场,在附近布艺城以5块钱一大袋的价格购得化纤布碎,当做燃料煮潲水喂猪,以节省养猪成本。

那洲村以农田和鱼塘为主,其中农田与鱼塘各占1000多亩。村里灌溉水渠呈“田字形”包围,且穿村而过,而众多“猪场不经任何处理,直接向灌溉渠排污水”,村民认为“直接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

在记者走访的十多个大小猪场中,除了大猪场设置有控污池之外,大部分散户均是直接向灌溉渠排污,而那洲猪场的控污池水面距离出水口有30cm的距离,明显看出有一段时间没有往控污池排污。

据农业部门的调查了解,一头猪的排泄物相当于一个人的7倍,猪粪便融入水中将导致水环境总磷、总氮含量居高不下,影响农作物生长,“种水稻只长稻苗而结不了米,蔬菜也只能种叶菜,瓜果类的也难以结果。”

死猪尸体丢弃野外

尤为让村民寝食难安的是,养殖场的动物尸体随意丢弃于村内荒地的问题。

每年的3、4、5月份是家畜病发的高峰期,不少养殖场将因病致死的动物尸体丢弃于野外,距离村道200米的一处荒野成为动物尸体的墓地。

高新区管委会社会事务局副局长邓永耀提到,为了避免病猪的病菌感染,高新区今年春季来那洲处理了几单病猪尸体,包括填埋、消毒,花了近万元。

2010年9月3日,记者再次走访污染现场,见到中珠桥下几个蛇皮袋装着的死猪死鸡。而在村内的一块距离民居仅有200米的池塘里,酱紫色的池水上面泛着油光,一群塘虱鱼围着一具近百斤的死猪尸体抢食。

那洲未来

唐家湾将再无养猪场用地

2000年之后,陈寿荣等12位人大代表认为高新区布局的猪场不符合高新区的定位、规划,多次在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关于尽快搬迁唐家湾辖区内猪场的议案》。事到如今,仍然没有决策能给高新区的猪场主们指出一个明确的方向。四大猪场的承包者在悬而不决的政策下犹豫着、期盼着,散户猪场主仍然肆无忌惮地向外界排放清洗猪场的污水。

二十多年的猪场围村之困,给村民带来了无尽的困扰和烦恼,现在村民寄希望于政府,“希望猪场能够搬走”。

政府规划先控制污染寻找外迁地点

2010年8月,南都记者就猪场搬迁问题采访了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钟惠明,他向记者表态,根据《唐家湾地区分区规划》,唐家湾地区辖区范围内并无此类功能用地,按规划猪场应予以搬迁。

就猪场搬迁问题,市政府曾召集相关部门开过协调会,要求各相关部门尽快做好搬迁工作。2007年,为落实市政府协调会议精神,原市规划局斗门分局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搬迁选址方案,拟将猪场搬迁到斗门白蕉镇。原市规划局已经将此意见报市政府,但考虑到猪场的污染问题,至今尚未落实搬迁事宜。

但是,他提到了与村民遇到的同样的困局,“部分村民将土地廉价租了出去,不排除有少部分村民为了获取更多的不当利益而与养猪场联合,抵抗搬迁和拆除。”

不过,钟惠明也提到,这些散落的养猪场损害了大多数人的生存和生态环境,政府绝不会视而不见,将会发动各出租土地和生态环境受益的主体,以政府经费补助的办法,逐步清理养猪场。

此外,大型猪场搬迁,涉及资金比较大,赔偿标准暂时还未商榷,目前高新区管委会只能采取控制污染的手段,加大治理力度。

猪场负责人政策风向未定不敢轻易投资

白建当与冷和平均觉得,搬迁将会带来诸多问题。

“现在的投资与以前不同了,购进设备的价格可能很高,土地租金也会上涨,”最让人头痛的就是选址,“养殖业对财政收入没什么好处,深圳、惠州、东莞、中山等已经强拆猪场,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搬去哪里?整体搬迁还是单独搬迁?猪场与政府会因为农民和土地的问题过于敏感而很难沟通,出现问题应该怎么办?”白建当一连提出多个问题。#p#分页标题#e#

至于那洲村民集体投诉的污染问题,冷和平说,“我们想去投资,我们想去治理,这些问题在技术上都是可以实现的,别说现在政府有补贴,即使没有政府补贴,我们也愿意去投入啊!”

但是,冷和平转而提到,“投资是很大的,按照一万头猪的规模猪场计算,至少需要投资300万,而且我们也不知道可以发展多少年。如果我们刚刚投入进去,政府就要搬迁,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资源浪费,对政府来说也不值得,因为政府要对我们进行补钱。这不是吃亏了吗?!”

尽管高新区已经明确“猪场终究会被清理”,但南都记者近日走访得知,珠海林场新扩建了一个可养殖1500头猪的猪舍,第一期猪舍已经投入使用,第二期猪舍目前正在搭建中。记者询问正在搬运猪饲料的猪场老板赖先生,面对记者询问“是否知道高新区政府将清理猪场”时,他几度回避,最后回答“高新区和金湾区本来就是养猪的。”

村民成立“治污小组”彻查猪场

12月27日,南都记者再次走访那洲居委会,据古庆伟介绍,半年多以来,居委会一直致力于解决村里的猪场污染问题,居委会组织各生产小组队长成立一个十多人的专业整治污染队伍,逐个猪场去走访、规劝,发放通知禁止燃烧化纤燃料。经过努力,“燃烧化纤做燃料的已有收敛,但是猪场直排污水的情况仍然在继续。”一个月前,那洲村居委会干部黄先生联合了居委会10个小队的队长,专门成立“治污小组”。这个被全村赋予希望的团队由黄先生亲自带队,除了逐个猪场去禁止燃烧化纤布碎外,还对猪场围村造成的污染情况进行取证,向政府汇报受污情况,希望政府能够帮助村民将猪场取消,或者搬到其他地方去,解决这个“关乎村民生存”的问题。

据了解,目前,“治污小组”已经完成了村内猪场数量、猪舍面积、存栏量等的统计,并且通过电脑绘制出了村内的猪场布局以及受污染的灌溉水渠。黄先生说,“近期将会将污染情况再次向高新区反映,希望这次能够得到解决。”

如今,那洲村居委已经对那洲村未来的发展规划做了方案,希望猪场搬迁后,能够引入苗圃种植,发展绿色经济,“如果政府有补贴,那当然很好;如果政府没有补贴,我们也愿意自己来搞发展。”

生成海报
分享到:
相关
聚智赋能育新生,“养猪新生代卓越成长营”圆满举行
聚智赋能育新生,“养猪新生代卓越成长营”圆满举行
未知 2025-04-21
2025新政之下,站在十字路口的养猪人该何去何从?
2025新政之下,站在十字路口的养猪人该何去何从?
播恩 2025-03-21
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召开常务理事会暨生猪产销形势分析会,共谋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召开常务理事会暨生猪产销形势分析会,共谋高质量发展!
杨锦帆 2025-02-28
播恩集团亮相第51届养猪产业大会,展现创新实力
播恩集团亮相第51届养猪产业大会,展现创新实力
播恩 2024-12-23
广东畜牧风云汇短视频大赛圆满收官,颁奖仪式闪耀养猪产业大会
广东畜牧风云汇短视频大赛圆满收官,颁奖仪式闪耀养猪产业大会
毛洪 2024-12-13
推荐
广东生猪期货培训班成功举办!构建风险管理新生态 ,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广东生猪期货培训班成功举办!构建风险管理新生态 ,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毛洪 2025-05-23
2025年种猪测定员高级研修班在广州顺利举办,助力种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种猪测定员高级研修班在广州顺利举办,助力种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养猪信息网 杨锦帆 2025-05-16
聚智赋能育新生,“养猪新生代卓越成长营”圆满举行
聚智赋能育新生,“养猪新生代卓越成长营”圆满举行
未知 2025-04-21
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生猪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启动会顺利召开
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生猪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启动会顺利召开
未知 2025-03-17
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生猪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启动会顺利召开
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生猪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启动会顺利召开
未知 2025-03-17

2011-01-05 14:32

珠海一村庄被百家养猪场围24年 搬迁成难题
为消除污染和更有效地利用土地,珠三角近10年来一直在调整养猪场规划,东莞、惠州、中山等城市最近两年均出台限制或禁止养猪场的决定。珠海的人大代表也曾多次提出搬迁唐家湾辖区内猪场的议案。不过,更早以前———20年前,养猪场是完全不同的角色,是政府为解决菜篮子供应以及各地盘活土地、招商引资的办法。那洲猪场,正是这样的历史产物。那洲村今日之困局,与其说是人和猪场的矛
请长按保存图片,将内容分享给更多好友